近日,2023年Architizer A+Awards与WLA Awards先后公布最终大奖名单,园林设计研究总院作品《水乡盛景再现沪郊:江南圩田综合水生态系统修复设计》,分别荣获两个奖项的最高荣誉:2023 Architizer A+Awards“Sustainable Landscape/PlanningProject - NEW!”jury winner(2023年Architizer A+Awards可持续景观/规划项目-新类别中获得专业评审奖)、2023 WLA Editors’Award-Award of Excellence(2023年世界景观建筑奖“编辑奖-卓越奖”)。 Architizer A+Awards由全球最大的建筑师网站之一——美国纽约Architizer.com于2013年所创办,专注于推广和表彰每年全球范围内最佳建筑和空间设计,支持那些为建筑和空间带来生命的设计师。大奖评审团由来自世界各地的250多位不同领域的权威人士组成,并根据各项目的功能、美学、创新性和持久潜力等因素进行逐一评审。Architizer A+每个参赛类别的5个入围项目中评选:1个专业评审奖(Jury Winner)、1个大众评选奖(Popular Choice Winner)、1-4个入围奖(Finalist);此外将根据参赛情况评选出若干特别提名奖(Special Mention)。 世界景观建筑奖(WLA Awards)旨在表彰来自世界各地的景观设计师们的杰出作品。WLA奖旨在认可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专业景观建筑师和学生的创新项目,并且提供获奖作品在世界景观网(WLA)和世界景观建筑奖杂志(WLA Awards magazine)的广泛报道。 本次获奖作品《水乡盛景再现沪郊:江南圩田综合水生态系统修复设计》,完整应用于园林集团承建的江南圩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项目,由园林设计研究总院设计、水中心提供技术支持、园林工程公司具体实施。 江南圩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项目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新池村,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原点“水乡客厅”先行启动区重点项目之一,通过水系梳理,圩田整治,林业梳理,智慧加持,形成以生物多样性为基底、体现江南水乡基因的样板工程。项目总面积约54.74万平方米,包括生态湿地、生态田埂、生态沟渠、农田片林提升、智慧农业以及村庄环境提升等建设内容。 设计策略 设计团队采用GEEM评价模型分析场地现状,揭示了当地农业效能独大、经济效益主导下水绿冲突的发展困境。基于“生态-生产-生活”三生融合的整体人文与自然生态系统,通过对“水-绿-人”三者关系的研究,引导场地动植物群落的自发性演替,为长三角地区的鱼塘养殖与湿地净化、动物栖息地恢复的结合提供了研究的新范本。 水下森林 水下通过多维度不同高度的沉水植物搭配,设计种植耐寒常绿矮苦草等植物,保证净化能力的同时形成“水下小森林”的景观效果,为水生动物及微生物提供了充足栖息空间。 桑基鱼塘 利用疏浚圩田河渠网络和鱼塘的淤泥垫高圩堤和戗岸,并在圩堤上种植当地桑树等乡土树种,形成水陆交错、复杂多样的自我维系的健康生态系统。 圈堤联圩 圈堤联圩,是在原生基地条件上的创新的治水活动,它一方面增强了圩田整体规划的科学性,便于分区分级管控;另一方面由于“塞支强干”的作用,强化了圩堤的结构稳定性。 鹭鸟栖息地 圩田作为次生湿地,水陆边缘效应明显,生物多样性丰富。本项目采取保育为主、修复为辅的生态保护策略,构建了净化湿地缓冲区以及圩田修复区、浅滩修复区、林带保育区、农田修复区、荷塘修复区五大区域。建立种质资源库,实现本土资源原生保护。 智慧农业 通过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应用,对环境感知的全面化、数据采集的精准化、信息传输的无线化、设备控制的智能化,借力物联网技术,实现江南圩田农事活动、种质资源、鱼塘净水数字监管、精密智控。 社会意义 恢复了生态平衡后的江南圩田,吸引了上海城市里的高知青年重返乡村,并为其提供新的生活方式和就业机会,唤醒了乡村的生机与活力。 |